绿幕基础规范
时间:2025/8/29 10:58:49
绿幕是虚实融合的前提,基础规范直接决定直播画面的 “真实度下限”,核心解决 “绿幕不纯净、边缘不清晰” 的问题。
绿幕是虚实融合的前提,基础规范直接决定直播画面的 “真实度下限”,核心解决 “绿幕不纯净、边缘不清晰” 的问题。
绿幕的 “纯净度” 是虚拟合成的关键,需严格遵循行业标准:
- 颜色选择:必须使用 专业影视绿(RGB 值约:0, 177, 64),避免家用浅绿、深绿布(易出现色偏,导致虚拟场景叠加时 “漏色”);禁用带花纹、反光的绿布(如格子绿布、缎面绿布,会让 AI 无法识别绿幕区域)。
- 尺寸要求:需覆盖 “镜头可拍摄的全部范围”,至少满足 3m 宽 ×2.5m 高 ×2m 深(若主播需大幅度活动,如模拟登山、海边奔跑,需扩大至 5m 宽 ×3m 高 ×3m 深);地面需铺设同色绿幕地垫,形成 “全包围绿幕空间”,避免镜头拍到非绿幕地面(如主播走动时露出瓷砖,导致 “悬浮感”)。
- 平整度控制:绿幕需用支架绷紧,避免褶皱(褶皱会导致光线不均,出现 “明暗色块”,AI 识别时易误判为 “非绿幕区域”);若用绿幕背景墙,需确保墙面无凸起、污渍(可用浅色胶带修补小破损,大破损需更换绿幕)。
绿幕光线是 “边缘清晰” 的核心,需做到 “绿幕区域亮度一致,无明暗差”:
- 布光原则:采用 “环形布光法”,至少 4 盏灯(2 盏照绿幕,2 盏照主播),避免单一光源导致阴影:
- 绿幕专用灯:2 盏带柔光罩的平板灯,分别从绿幕左右侧 45° 角照射(高度与绿幕中心平齐),亮度调至一致(用测光仪检测,绿幕区域亮度差不超过 100lux),避免绿幕出现 “左亮右暗”;
- 主播补光灯:1 盏环形补光灯(直径≥20cm)从主播正前方 45° 角照射(高度与面部平齐,避免强光直射导致面部过曝),1 盏背景辅助灯从主播侧后方照射(亮度低于环形灯,避免主播影子投射到绿幕上 —— 影子会让 AI 误判为 “绿幕障碍物”,导致虚拟场景叠加时出现 “黑影残留”)。
- 禁忌:禁用闪光灯、强射灯(易在绿幕上产生反光点,AI 识别时会误判为 “非绿幕区域”,出现 “白点漏洞”);避免自然光直射绿幕(阳光会随时间变化,导致绿幕亮度波动,合成画面不稳定)。
主播和道具的 “颜色、位置” 若与绿幕冲突,会直接导致 “穿帮”,需提前规避:
- 主播着装:禁用任何绿色系衣物(如深绿卫衣、浅绿衬衫)、带绿色图案的服饰(如绿条纹 T 恤、绿叶印花裙);建议穿与虚拟场景主题匹配的浅色 / 中性色服装(如直播海岛场景,主播穿白色连衣裙;直播古城场景,穿米色汉服),避免高饱和颜色(如正红、亮黄,易与虚拟场景色彩冲突)。
- 道具选择:道具不能含绿色元素(如直播露营场景,禁用绿色帐篷、绿色水杯);道具需 “轻量化、无反光”(如金属道具需缠哑光胶带,避免反光时 “映出绿幕颜色”);道具位置需距离绿幕至少 1.5m(过近会让道具影子投射到绿幕上,导致边缘模糊)。